【主题教育先锋引领】吴喜秀:笑对风雨 初心不改

——记秦安县气象局吴喜秀同志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0-25 10:01    选择字号:T|T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只是作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作为一个气象人,就是不管雷电冰雹,都要把观测数据准确无误地传给上级气象部门。”……这是秦安县气象局测报员吴喜秀同志常说的几句话,她三十四年如一日,用自己对气象事业的一腔热情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负责。

微信图片1.jpg

扎根基层气象事业

1985年7月,吴喜秀毕业于兰州气象学校后,到定西市通渭县气象局工作。当时各地气象专业非常紧缺,按说她完全可以到地市级单位工作,但她最终选择了去基层。因为在她心里,基层是最需要她的地方。许多人都说她太傻,但她说无论到哪里,都是为党的事业工作,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当时的气象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地面测报、天气预报和人影工作。每天分别对云、能见度、天气现象(包括雨、霜、雪、露、雾、霾等34种)进行3次观测,观测完成后就要向上级气象局发报,当时信息不发达,只能把所有信息通过电报形式从邮局发出。另外,每月1至10号还要做手工报表,包括对各种数据的抄录、统计以及文字说明,后续还要制作、校对预审。

当时天气预报工作是用收音机接收密码,然后把记录下来的信息翻译成气象要素。收音机中播发的是电码,预报员必须在一两分钟时间内准确记录下来,然后绘制成剖面图。可想而知,当时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面对这样繁重的工作,她也想到过放弃,但最终还是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

今天面对记者,她高兴地说,自己当年的坚持是对的。现在好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卫星和雷达被广泛运用于气象领域,能够既快又准的绘制出天气预报图,气象工作者比以前轻松了许多。

微信图片2.jpg

舍小家 为“大家”

在通渭工作三年后,由于工作需要,吴喜秀同志不得不离开熟悉的原单位,去往又一个陌生的地方——甘谷县气象局。新的环境,工作任务重,再加上交通不便利,使得她总是与父母、爱人聚少离多。

面对镜头,吴喜秀满含热泪地告诉我们,为了工作,自己欠父母的太多太多。记得那是93年的冬天,她突然接到邻居打来的电话,由于雪大路滑,老母亲在挑水的过程中,不幸摔倒,导致大腿骨折。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她不知所措,一方面作为女儿,应该第一时间在病床前伺候。另一方面,在她认为,工作上的事也不容耽误。短暂的犹豫之后,她含泪给家里回了电话,恳请亲戚帮忙照顾母亲。因为她觉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舍小家而为“大家”。

吴喜秀告诉我们,还有一件事至今让她惊魂不定,儿子在上幼儿园时,有一次中午放学没人接,孩子自己跑出来后走丢了。接到电话的那一刻,她心急如焚,但她手头还有一次观测没有进行,一些数据还未整理,她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只能再一次打电话发动亲戚朋友到处找孩子。直到下午五点钟,孩子总算找到。虽然有惊无险,但是自那次之后她落下了心脏疾病。

微信图片3.jpg

毅然奋斗在气象第一线

2006年,吴喜秀辗转来到秦安这片热土。当时的秦安县气象局共有七名职工,她从事地面测报、预报服务、会计、廉政监察员等几项工作。单位领导考虑到她年龄偏大,身体不好等情况,分配工作时适当照顾她。但面对单位人员紧张的现状,她说我不能搞特殊,不能倚老卖老。不仅自己抢着干,还带动年轻人埋头苦干。近几年来,吴喜秀先后获得6次全市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奖、2次全省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奖、9个百班无错情劳动竞赛奖、1个250班无错情劳动竞赛奖,获国家气象局颁发的“国家测报优秀员称号”1次,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2篇,在天气网上发表报道3篇。

这一次次奖励的背后,是吴喜秀同志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态度。今年54岁的她,始终没有忘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曾经在党旗下的庄严宣誓,立足平凡,甘愿一生与风雨同行,造福人民。

 

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