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政府常务会议学习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2025年4月7日,九届金昌市政府第97次常务会议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安排部署政府系统贯彻落实工作。金昌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袁建峰解读汇报,副市长肖进银提出工作建议,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琳玺就贯彻落实提出要求。王琳玺指出,全方位立体化的气象监测、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预警,是防灾减灾的“前哨”和“先手棋”。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一战略定位,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制度机制,大力实施“气象+”赋能行动,以气象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要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气象部门要当好全市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决策指挥的“千里眼”“顺风耳”“吹哨人”,按照“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要求,进一步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部门联动机制,时刻紧盯各类天气过程,充分利用天气雷达、卫星资料、数值预报等新技术,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提前做好气象预警和灾害预报联动,及时发布大风、沙尘、暴雨等灾害天气预警信息,提供科学精准的气象风险提示,为各职能部门单位响应留足提前量,坚决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二要提升气象服务效能。气象部门要聚焦“基础设施支撑、监测预报预警、气象信息支撑、气象科技创新、人工影响天气”五大能力,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织密地空天一体化气象监测站网。紧扣全市“2+4”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提升,开展定制化气象服务,加快推进气象服务数字化建设,着力打造气象“数据要素X”示范应用场景,深度融入数字政府建设,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立足我市水资源紧张市情,不断强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加大飞机增雨(雪)作业力度,有效增加降水量。加大气象科普宣传力度,深入学校、社区、企业等场所,广泛普及沙尘暴、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防御知识,及时主动发布权威气象信息回应社会公众关切,引导公众知险避险,切实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三要强化部门协调联动。气象部门要盯紧关键时刻、重点区域,积极主动做好面向政府的直通式报告,不断提高预报预警的精准指向性和灾害应对提醒的针对性。要持续深化与应急管理、农业农村、交通运输、水务、生态环保、自然资源、文化旅游等部门的协作联动,进一步健全完善联合会商、信息共享服务机制,建立常态化工作对接和服务流程,共同研判灾害风险,联合发布预警信息,以及时、科学、高效、专业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最大程度减轻灾害影响和损失。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制度,认真履职尽责,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到提前准备、周密部署、靠前指挥,有效应对极端天气,确保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拟稿人:廖明才,审核人:袁建峰,发布人:张秀萍)


